“天价墓地”为何招摇过市?
今年清明节前,有网友发帖曝光“十大天价墓”,单座价位都在百万元以上,排在首位的厦门安乐墓园更达到800万元的天价。
天价墓地是如何诞生的?据了解,这些墓地的面积大多不过十几平方米,其周围却建有大量景观设施,墓地使用的材质也是档的。此类墓地在建设中大打“擦边球”,国家民政部门对单座墓穴所占面积有严格规定,而只要客户愿意花钱,一座墓穴可以配套十几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的景观带,景观带表面看并不在墓地出售范围之内,但就像买房子一样,周边环境会对房价产生极大影响,买卖双方对此只是心照不宣。
中国城市的殡葬观念普遍存在“重葬式,轻仪式”的现象,在人们的意识中,墓地的大小和规格显示出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在此前提下,“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就给商家创造了太多巧立名目、坐地起价的机会。多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墓地价格都在持续上涨。活着的时候为买房子发愁,殊不知墓地的价格比起房价来涨得更高更快。墓地销售者限度地嫁接了房地产的销售经验,地段、环境、交通、面积、装修、配套设施都计入墓地价格,公墓区也套用别墅区、公寓区、经济适用型,甚至小产权进行等级划分。
记者了解到,广州一家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公墓,批墓地价格为3000多元,而目前每穴墓地面积不到两平方米,价格为5万元,最贵的超过了10万元,墓碑也从过去的20元涨到5000―20000元不等。在墓地平均价格3万元左右的北京,要想选择更好一些的墓地,动辄需要花费十多万,最贵的要上百万元。除了墓穴本身的价格,每个墓穴还需收取安葬费、管理费、清洁费甚至物业费等“捆绑服务”,墓地不仅每平方米均价超越房价,日常的管理使用费也高于普通住宅。
明星墓也是推动墓地价格猛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星生前是宠儿,死后的墓地也免不了成为焦点。正如名人入住会给住宅小区带来广告效应一样,名人墓也为墓地销售和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永安公墓品牌推广部经理谭云经历了这些年来永安公墓的发展变化,从中也能看出天津公墓价格的变迁。“最初我们这的墓地几百块钱,当时人们花800块钱买块墓地还不满意,挑毛病,10000元的墓地是最贵的。现在据我了解在天津市想买墓地的话10000元是低价了,最贵的墓地有十几万的。我们这还有3200元一块的墓地,但是不好卖。很多人看了之后都不想买,因为地方很小,也相对简陋,排列得密密麻麻的。”
相对全国各大城市来讲,天津墓地的价格尚属正常范围。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卢永用数据分析了本市墓地价格较为平稳的原因:“全国墓地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全国火化率只有50%左右,南方农村、山区大多还是土葬,南方很多城市也有土葬的。而天津的火化率一直在99.6%―99.8%。另一方面从管理角度说,一般墓穴面积不允许超过1平方米,在这样小的空间内即使使用石材,价格也不会高到离谱。墓地小型化,多在艺术化上下功夫,也是国家民政部门提出的方向,过去的墓穴占地面积比较大,现在我们严格要求各公墓,单座墓穴占地不能超过1平方米。”
违规墓地销售如何管理?
记者在许多生活分类信息门户网以及网购平台上,都发现了各类转让、出售墓地的信息。在淘宝网搜索“墓地”关键词,可以找到近4000条信息,其中最多的是北京、上海的墓地,上海永福园陵各种规格的墓地大多可以在淘宝店中买到,也有不少标注出“已售完”。甚至有代人扫墓的服务业务,每扫一墓收费666元并全程录像。记者在分类信息门户网站天津赶集网中搜索“墓地”,也能找到几十条出售墓地的信息。
墓地炒卖属国家禁止行为。按照国家关于殡葬管理的规定,公墓经营单位应当凭用户出具的死亡证明出售墓穴用地,不得向没有出具死亡证明的人出售墓穴;墓穴仅限当事人使用,不得擅自转让或者倒卖,更不能作为投资。
卢永告诉记者,天津目前经营性公墓一共有14家,其中两家直属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分别是津南区的天津寝园公墓和北辰区的天津憩园。“我们的原则是墓地要满足所在区县老百姓的需要,同时面向全市市民。”从天津目前的情况看,炒买炒卖墓地的问题并不多,“首先条例上不允许,国家民政部规定必须凭火化证才能购买墓地,另外我们的执法部门和殡葬行业协会公墓分会都会在每半年对行业内部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卖活人墓的现象天津不是很严重,应该相对集中在南方。”
根据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的调查了解,天津的确存在墓地不正当买卖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公益性墓地上。按照国务院1997年7月颁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墓地分为公益性墓地和经营性墓地。公益性墓地是指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在农村地区建立的为本乡、镇村民服务的墓地,该类墓地不得对本乡、镇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
“公益性墓地只为本乡、镇的人进行服务,本乡本土的人死了都会有一块自己的墓地。从民政部来讲,并不是大力提倡建公益性墓地,民政部的说法是,能建骨灰堂的就不要建公益性公墓,万不得已可以建。因为骨灰堂不占用土地。”卢永在调查中了解到,但一些经营者出于利益考虑,也将公益性墓地向市民出售。“我接到过不下上百个电话,每次我都建议市民不要购买,别光图便宜,将来的麻烦会很多,而且再便宜也没有当地居民便宜,便宜有限,但地的性质太麻烦了,毕竟不是本乡本土的居民,一旦出现拆迁,当地居民的墓地有安置,但市里居民购买的墓地怎么办?迁走也不会有补偿,因为条例本身就规定不允许公开销售。就像过去的小产权房的问题一样。”
但殡葬事业管理处对于如何管理公益性墓地也有些无奈。“有的公益性墓地就是恨不得这几年把钱都赚了,后面就不想了,不做长久打算。我们也一直在从管理上加大力度,再有就是提醒市民一定要购买合法的墓地。墓地价格既不属于政府定价,也不属于政府指导价,完全是市场价格。往往一般老百姓有问题会直接找到民政部门,其实这是一种经营行为,应该由工商和物价部门进行协调,区县所属的墓地我们也很难管理。”